敏捷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据多年在数家企业指导敏捷转型的经验,我总结并形成了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如图1-6所示)。这个思考屋的设计思想来源于精益思考屋,它为企业实施敏捷转型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思考框架。本书各个章节的内容便是按照这个系统思考屋的结构依次展开。
* Z# `" U9 {7 k: ?4 i- p; w8 ]2 b1 }" r7 C; u: j
图1-6敏捷转型系统思考 % S! W) B; a/ W9 g \$ l) {
1.转型目标:为什么要实施敏捷转型
1 N- ^0 l8 r! q( o$ |* S' i
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顶部是敏捷转型的目标。通过敏捷转型,企业可以持续不断地在短周期内以低成本为客户交付不断迭代的高质量的价值。在敏捷转型开展之前,企业领导者需要向每一名员工清楚地描述:我们为什么要实施敏捷,实施敏捷转型后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 O- L( {# s/ U' H" M3 I) f
2.转型核心:以人为本 " r( q$ a7 T9 j/ ~% E' J) _& g
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中央是人,是敏捷转型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员工。企业员工需要一步步经历实践敏捷、思想敏捷和文化敏捷这三个阶段,学会用敏捷思想来思考,让敏捷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敏捷转型要以人为本,企业需要识别出对转型至关重要的角色,哪些人会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哪些人可能会拖后腿,并围绕这些人展开转型工作。本书第2章会重点介绍这部分内容。
- l& B* B$ O0 I% U
3.转型策略:如何开展敏捷转型 9 u i" Y& ] c' m
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第一个支柱是转型策略。企业在开启敏捷转型之旅之前需要制定转型策略,包括设计企业敏捷转型的路线图,思考如何选择试点团队,何时引入技术实践。本书第3章将论述这部分内容。 ! Q( z: n$ M6 z
企业领导者需要策划如何一步步带领全员实施敏捷转型,如何巩固敏捷转型成果并最终将敏捷融入企业文化。本书第4章会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
1 a; O0 u/ J$ _9 P- O
4.转型方法与流程:将敏捷与精益实践落地 $ F6 ~# L7 I* J U5 m
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第二个支柱是转型的方法与流程。团队需要掌握敏捷的实践流程和方法,并结合企业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将其落地实施。
: J/ ~5 a$ z( V9 v# Y
本书第5章至第7章以流程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主流的Scrum框架和看板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x( ~* `% a4 O" G0 N! y. y
本书第8章以产品为主线,着重论述了如何使用精益思想进行产品开发,包括挖掘产品的商业模式、建立产品的愿景、制订产品规划、管理产品需求以及设计产品用户体验等。
4 Q; {7 _; C: `2 S& M/ @+ O
5.转型数据反馈:敏捷与精益数据分析框架
, E, D1 f' _2 d: K, N
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核心循环是数据反馈。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是静态或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依据数据的反馈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的。不论是团队试点敏捷,还是企业开展敏捷转型,都需要通过数据来量化并展示敏捷转型的进展和当前的问题,因此,组织需要掌握精益数据分析框架,并在实操层面学会对重要的度量数据进行分析,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本书第9章将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 " S6 ?; o; E4 O( C! n6 y, O8 v
6.转型基础:敏捷领导力 ) S" J$ C7 z) q+ W( H1 W
敏捷转型系统思考屋的地基是敏捷领导力。在多数组织里,敏捷转型中途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领导方式没有改变。领导者不只限于那些处于管理位置的人,例如项目经理、职能经理、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及CXO等,还应该包括那些不在管理者位置却实际承担管理者作用的人,例如ScrumMaster、产品负责人等,这些人都需要清晰地理解敏捷对于传统领导方式提出的全新的挑战。每个领导者都需要努力向敏捷领导方式转型,才能打造持续成长的高效能敏捷团队/企业。本书第10章将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 W9 N0 a5 O7 R+ ^8 ?# I1 y. r
# j2 H# i5 z! E( z& U. q# W/ z& Y( }
$ ?% I/ k' H) G+ m9 B[1] VersionOne是一家软件公司,每年开展敏捷开发调查。 [2] 精益软件开发原则由玛丽·帕彭迪克提出,这八个原则是:优化全局、以客户为中心、赋能工作者、减少浪费、增强学习、加速流动、质量内建、持续改善。 [3] 船货膜拜(Cargocult)由理查德·P.费曼(RichardP.Feynman)提出,指的是那些浮于科学调查和研究的表面形式,却丧失科学本质的伪科学。 [4] 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 [5] Kaizen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善。Kaizen是精益生产系统的核心基础。 [6] IPD: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简称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在IBM、华为等企业被广泛应用。 [7] 本图改编自威廉·施奈德(WilliamSchneider)的组织文化模型。 [8]精益思考屋是精益生产的思想体系,来源于丰田生产系统。 6 r% c3 A2 U2 I, {% y0 h+ h9 K
' _* i% j% E) H; F5 t% Q9 c
7 W; M& d4 s, 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