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的就绪队列指的是需求进入Backlog之后,团队正式开始启动之前的那个缓冲队列。放入就绪队列里的需求是排在Backlog里优先级最高的需求,并且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启动后续流程。在看板上可能用不同的名字,比如“已选择”“准备好”或“Next”等。 R, e' B; g/ _$ Q* P
图7-22中看板的“已选择”列就是就绪队列。从“Backlog”列到“已选择”列的交界线,相当于产品负责人或需求的提出方与研发团队的握手线。“Backlog”列是产品负责人全权负责的区域,当一个需求从“Backlog”列被拉动到“已选择”列,表示双方对彼此的承诺。 2 v6 F" L/ `/ c
- 产品负责人对研发团队承诺:需求已经确定,不再改变或删除;
- 研发团队对产品负责人承诺:这个需求已经充分澄清,技术可行,条件具备。* D0 {# f5 h# ~1 c0 x& q4 V0 i
8 _. V0 l8 V! Z& ~" H3 ]" Q7 R
6 m6 d! D) y" r2 x2 q
图7-22看板的填充和交付节奏
+ q& g, A6 i- D8 Q
为填充就绪队列设定固定的节奏,有利于大家形成按照固定节奏工作的习惯。
+ d( j1 R. F6 ^# w+ S
一家互联网企业S的一个团队,其就绪队列中的在制品限制数量为10个。每周一,产品负责人和研发团队召开队列填充会议,会议步骤如下。
' ^, G5 d) {4 \3 N+ }
1. 团队检视看板上的就绪队列。假设队列里还有3个需求,那么团队需要添加7个需求。
- J1 N" r/ A: }7 \- e ]
2. 于是,产品负责人从Backlog里取出排在前7位的需求。对于每个需求,团队和产品负责人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进行梳理。
) x- L7 p7 f, [# ]
(1) 评估需求实现的风险。团队从代码影响范围的角度评估需求实现的风险,产品负责人评估市场风险、不确定性等业务因素。 (2) 团队判断每个需求是否具备开发条件。有的需求需要对外依赖,有的需求资源不充分,有的需求需要更大范围的评审会议来决策,如果这些条件还不具备,那么这些需求不能被拉到就绪队列里。 (3) 团队估算每个需求的工作量。 (4) 拆分需求。对于复合型需求或工作量大的需求,需要团队与产品负责人现场拆分。 K5 G- X! Q* _
3. 产品负责人和团队对梳理后的需求重新排序,将排出的前7个需求拉到就绪队列里。
# M4 c- ~/ s) C! ^; `
6 o9 v7 M$ j! r* G* T. j,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