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确了产品的商业模式、目标用户和产品愿景后,产品负责人就可以主导相关的利益干系人一起创建产品的第一份Backlog,如图8-9所示。在这个时候,也许企业还没有组建完整的研发团队,UX设计师可能也没有到位,但是企业需要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来协助产品负责人创建Backlog。图8-9中的行业专家指的是那些熟悉产品所属行业情况的人,也可能是参与这个产品的同事,或者是来自其他产品领域的专家。 ! h/ L# A3 [! J, R; p8 J( F$ G
第一份Backlog一般会很粗糙,因为团队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力能将每个需求细化。不要担心,随着产品版本的不断更新与发布,企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对市场的认知,进而逐渐细化Backlog。
1 H# h2 |. N! J. n$ ?+ L" O$ m
/ u4 r2 B3 o( Q+ u0 N; ?3 l
1 t# V2 {5 U' X
图8-9创建产品的第一份Backlog
1 o7 }; A4 T. {) w8 K; g+ q- f
+ [. ^0 U# i- r( @5 K- W9 L以我做过的精益看板工具产品来说,我和团队一起创建的第一份Backlog如下: - 项目成员和权限管理;
- 项目维护(包括创建、删除、更改、归档);
- 看板的基本功能(包括列、工作项);
- 看板的高级功能(包括限制看板在制品、泳道管理);
- 精益度量;
- 版本计划;
- 迭代计划;
- 工作项的导入和导出;
- 项目操作日志;
- 向用户提供API接口;
- 团队论坛;
- 群组聊天;
- 知识百科;
- 团队论坛;
- 浏览器的支持(IE8及以上版本)。3 d# A! o; S% u' P$ O
, @- U2 l6 ~; v9 l/ H/ Z
这份列表非常粗糙,可是对于第一份Backlog来说足矣。那些被团队决定放入第一个版本里的需求,可以进一步被细化拆分。
; h* f& Z8 i P& V' k3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