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团队认为,敏捷的价值观是“拥抱变化胜于执行计划”。那么,既然咱们做敏捷了,那就不用做什么计划了。 9 U, z4 A( R8 \" A
这是对敏捷价值观的误解。如果完全没有计划,团队一定会得过且过,没有危机感,致使项目一片混乱。这样的话,前几节介绍的商业模式、产品愿景都将无法落地实现。我在前面介绍的Sprint计划和看板填充节奏都是敏捷里的计划活动,但敏捷计划不只是这些。
1 c" V% s. [; b1 ^
很多敏捷团队非常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只关注当前迭代的交付,或者是那些已经进入看板就绪队列的需求的交付,但是对产品下一步要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都不清楚。 ! {: a B$ k0 T* u
实际上,产品规划是在多个层面上持续进行的活动,我称之为“洋葱圈规划”,如图8-12所示。 - i5 Q/ O% x" \7 h) M: S2 X
5 X7 G8 M7 O* c4 e& r# F0 h4 r" O' O
图8-12洋葱圈规划示意图 , A p" V7 ^, x3 ]$ G
表8-3介绍了各层级计划活动的时间节奏、活动参与人和计划的重点内容。
: e# Z* o6 ?3 l. v
表8-3各层级计划内容一览表 / q8 o; p! i, y/ N. _" o: d% i
第1层:投资组合计划 : g! a: n! M3 w g
一个企业或业务部门一般会并行管理多个产品,这时需要在整个组织层面规划好要投资做哪些产品、要对哪些产品撤出投资,以及正在做的产品准备何时上市。 * F2 O, T. ^$ u* M3 j" |
投资组合计划除了规划整个组织的产品研发上线时间,还需要规划产品的预算、人力等成本。
! W- ]' d6 c5 ]
第2层:产品路线图计划
, {* u; N$ W" _; {1 J
对于一个创新产品而言,在团队创建了商业模式和产品愿景,并用第一版MMR探索了市场反馈之后,团队对需要做哪些优化心里更加有谱。这时,团队可以规划相对长期的产品路线图。 ' g' h1 {" l4 D Y# l
团队通常产品路线图以季度或月度为单位,来规划即将发布的产品的重大特性。产品路线图包括以下内容: 8 I, U' T7 w# F9 ]
- 重要版本的发布时间;
- 重要版本的名称;
- 重要版本要实现的目标;
- 重要版本的特性(这些特性不需要做详细拆分)。
/ f& ?' _" v/ m. d: x
1 R( H6 Z: a* _0 k/ x5 c6 t, V
产品路线图计划是渐进明晰的,即发布时间越近,产品特性越明确,交付时间越准确;发布时间越远,产品特性越不明晰,启动时间越不明确。当时间节点到的时候,一般团队会召集人员对产品路线图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并对产品路线图进行更新。
9 M5 B( ]# F6 T; E
第3层:版本计划 4 O, d4 E3 s+ f2 T0 s$ d6 p& }2 k0 o+ N
在产品路线图的每个时间段内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版本发布。产品路线图规划了某个时间节点上要交付的产品特性;而版本计划则更加详细,团队不仅需要将特性拆分成最小价值单元的用户故事,还要依据团队的速率数据,计划一个版本的完成需要多少个迭代。版本计划也是渐进明晰的,即相对于当前版本计划,越往后的版本计划越粗略,特性拆分的粒度也越粗。 b" n" g; Y' X; O: Q
团队支付一个版本后,一般会召开版本评审会议和回顾会议,其流程与Sprint评审会议、Sprint回顾会议相似。所以,团队在版本最后一个迭代的时候,可以将Sprint评审会议和回顾会议的范围拓展到对整个版本的评审和回顾。
; x6 y) ` C+ I# h0 g/ E
第4层:迭代计划
! `7 V# y7 N1 s0 v
一个版本可能会经过多个迭代才能完成。每个迭代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当迭代结束时,团队要召开评审和回顾会议。 7 {0 t5 n3 O: [# y& x. j1 ]$ Z* H" I" N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互联网团队的交付能力比较成熟,每个迭代甚至在每天都会发布多个版本。这说明,版本周期小于迭代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团队一般不需要召开评审和回顾会议。
# ?3 K. S1 d" i0 I7 q
第5层:每日站会 * t$ `$ r9 d0 `6 E$ x; [
每日站会是团队成员每天对项目情况进行审视,并计划当天的工作的活动。因此,每日站会是最小单元的计划活动。
. H3 D8 H$ ~4 M
" G1 T1 W) O* u( h- @7 J3 Y6 y. t1 d! M- n1 o' u
|